研究队伍

孙希延,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兼职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广西北斗定位产业协会会长等。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欧洲杯官方买球网站信息与通信学科带头人,2021年,被评为广西优秀共产党员。主持国家专项子项目1项,作为主要项目参与者参加科技部“973”“863”等多个项目。近五年主持4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主持3项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十二五国防预研项目、1项科技部创新项目、2项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2项桂林市重大专项等。取得发明专利授权近50余项,实用新型授权4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1项。发表论文120余篇,EI/SCI收录50余篇;专著3部(科学出版社1部和英文出版社2部),译著1部。完成了5项成果转化,参与制定1项国际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并主持制定4项地方标准。获得广西创新争先奖、广西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老挝南塔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等10余项奖励。




时空基准和位置服务方向学术带头人

纪元法男,教授,博导,广西优秀专家,桂林市拔尖人才,新疆高层次人才,湖南省卫星应用协会常务理事。2008年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博士学位、2010年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博士后出站。任2020视频和图像处理国际会议分会主席、IoTCIT2022技术主席、《电子技术应用》专栏主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审专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福建科技厅、广西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宇航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近年主持和参与“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奖1项,广西发明成果奖金奖1项、广西发明成果奖银奖2项、广西发明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EI、SCI收录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60多项。


 

导航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关键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

张法碧,男,海归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生,湖北钟祥人。2012-2016由国家公派,在日本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其间受到了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入选2016年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017年入选“广西高校千名骨干教师培训计划”,2018年“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培养示范”,2018年被评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评定为“广西E层次人才”。2019.2-2020.5日本佐贺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氧化物材料器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和功率器件等方面研究;近三年主持项目近十项,科研总经费约三百万,其中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西百人计划一项、广西科技厅一项、广西教育厅一项、广西重点实验室三项等。主持广西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与1项,主持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一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一项。曾经获得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广西教育教学应用大赛特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等。在 Ga2O3基新材料基本性质与能带调节方面做了大量细致深入并有突破性的工作,在国际著名期刊已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引用超过TOP4%;论文获得了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美国华盛顿大学、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等机构的一致好评与引用。


孙堂友,男,教授,博导,1987生,985本博(直博),海归博士后,Marie Curie Fellow (玛丽居里学者,与德国洪堡齐名),广西杰青,广西第一批八桂青年学者,广西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桂林市第三类高层次人才,海峡两岸无线科学技术会议TPC主席,信息光子前沿会议(CIOP)分会委员。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广西重点实验室项目5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等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通信作者发表30余篇(中科院一区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