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历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教工一支部副书记。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工程设计训练、学术规范与写作(研究生课程),年均授课120课时以上。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储氢材料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多次获评优秀课堂质量奖。自2019年担任学院教工一支部支委、党支部副书记以来,支部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2021年获得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2年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获评校建党99周年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院级建党100周年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获评欧洲杯官方买球网站“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一、教学是良心话,做好摆渡人
2014年6月,王凤从欧洲杯官方买球网站硕士毕业后就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博士毕业后,她如愿回到了桂电工作。“学成能回到母校工作是人生中的幸运。”在王凤读研时期,导师周怀营教授对她影响很大,她深知一位好老师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整个社会的贡献。在周教授的影响下,她决定读博深造,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她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到更多的孩子、家庭,贡献自己的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自己心愿达成,成为了一名高校老师,定会不忘初心,做好摆渡人。”
入校以来,“老教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年轻教师一定要站稳讲台。”王凤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她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备课、补课、课后辅导。在她看来,上课是天大的事情,其他事都要往后排。工作5年来,王凤总是尽可能第一时间回复学生的微信、QQ留言,“将心比心地想,学生留言后,老师没有反馈,学生会多难受。教学是良心活,付出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我始终坚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只要长期耕耘,总有收获。”
王凤所在团队与企业共同研发的“利用广西甘蔗渣制造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被列入综合实验课项目。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王凤总是耐心指导,不断鼓励,特别是为接受能力慢的同学做好帮扶指导,让他们既体会到提升普通废物材料附加值的乐趣,又能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还能理解“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做好知识储备的重要性。经过综合实验课的锻炼,大部分同学动手能力得到提升,陆续进入各个课题组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王凤指导了1项国家大创、2项区级大创。她指导的2020级刘梦媛同学入围了节能减排大赛国赛,获得校级挑战杯一等奖、申请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并成功保送至浙江大学攻读研究生。刘梦媛说:“我从大二以来就加入了王凤老师团队,从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制,王老师一直鼓励我找机会深造,如今终于圆梦,我很感谢她。”
2023年,王凤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问其经验,王凤笑着说:“收到这个荣誉很惊喜,爱就是双向奔赴,平时与学生接触多,以心换心交朋友,最开心的就是收到毕业学生的喜讯,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筑牢发展之基,推进专业建设
王凤作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主任,她跟系部老师一起去其他学校取经学习,在建设过程中摸索经验,挖掘专业特色。她谈到了自己对专业建设的一些看法:一是要围绕广西产业进行建设,广西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广西南宁、柳州、钦州、玉林等新能源企业对新材料、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大,因此专业建设目标主要培养服务锂电池产业的人才。二是专业建设中要围绕广西特色资源进行建设,广西锰矿、铟矿、铝资源、生物质资源等丰富,这些资源所带动的产业势必对人才需求大。三是专业建设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系部建设之初只有5位老师,经过发展壮大,目前已有14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注重师资与产业、课程的关联度,教师行业背景主要集中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氢材料等储能领域。同时加强老带新传帮带机制,老中青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做好教学、科研帮扶,打造好科研、教学团队。四是专业建设中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学生进实验室制度。系部每个老师都带学生比赛,担任学生班主任,辅导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学生与老师接触多,学生动力足,取得效果好。
经过近5年专业建设,目前输送毕业生2届,共120人,平均就业率达90 %以上,考研率由14.14%提升至38.5%,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奖项30余项,学生就业满意度不断提升。目前新能源专业深受学生喜爱,同时锂电池微专业获批,后期专业将围绕工程认证、区级一流专业不断努力。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王凤在抓好教学工作之余,深知科研工作不能落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她表示,老师有一桶水才有可能给到学生一杯水,只有活跃在科研一线,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案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目前王凤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学之余都在进行科研攻关,主要是氢能领域的研究,围绕氢气固态存储展开研究。王凤在课题研究中遇到吸放氢热力学计算问题,正是自己上的物理化学课程中范特霍夫方程知识点,王凤将此问题引入课堂,启发学生根据材料特点,设计可控的储氢材料,引导学生从课程出发去解决科学问题。
当前,氢能产业在各个省市布局得如火如荼,做好科技储备也非常关键,王凤的制氢储氢为一体的集成供氢装置专利得到转化,一项专利技术转让给重庆本鲸科技有限公司,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同时王凤另外一个研究课题是电池方向,她是邓健秋教授团队的核心成员,团队主要研究甘蔗渣制备钠离子电池,在研发过程中,大家一起研讨,针对甘蔗渣库伦效率、压实密度不达标开展了多次实验。“邓老师对科研的坚持、活力、敏锐力给团队极大的感染力,中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鼓励指导帮助,给青年教师成才提供了空间。”王凤分享道。
四、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好份内工作
王凤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参加党务工作,担任支部委员4年、党支部副书记1年,王凤所在的支部获批全国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在整个支部创建过程中,王凤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负责组织活动、总结资料、发展党员、集体学习等。2021年11月支部申报全国样板党支部,支部委员一起加班到深夜2点,讨论多次,最终才修改出较为满意的材料。王凤提到,既然担任了支部委员,不要计较太多个人得失,要做好份内工作。支部能建设成全国样板支部,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支部里面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跟着优秀的同志一起共事、学习,自己成长收获也很多。
理想与热爱并行,从桂电硕士毕业到博士学成归来,不变的是一颗当好老师的赤诚之心,王凤深耕于毕生热爱的科研领域,专注于授人以渔的教学事业,未来,她希望自己所在的专业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王凤与学生合影